世界的气候七年级地理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总结? 1、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大多数情况下变化不大。比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气候与天气的差异: 主要分布...
初一
1、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大多数情况下变化不大。比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气候与天气的差异:
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2、影响气候的主要原因
区分气候要素和气候原因:
(1)气候要素:指组成气候的气温和降水。
(2)气候原因:纬度位置、地形原因、海陆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原因。
各气候原因对气温、降水的影响
(1)纬度原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海陆原因: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降水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3)地形原因:同纬度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2)西经20°-西经170°;北纬25°-北纬71°;
(3)北美洲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东北隔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清楚“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天气预报图
(1)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时常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气符号图:(识别经常会用到天气符号P49图3.5)
(3)天气预报图:一般,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清楚:
(1)降水的可能性表示降水概率的大小。
(2)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大多数情况下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3)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式。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
(4)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气温的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
2.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一样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线。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三、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成
(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4)降水的形成一定要具备的条件:(暖湿气流上升运动)
2.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4)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清楚:a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b.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雨级”);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世界“干极”)。
3.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区域地理北美洲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1):地理环境
1.范围
大陆东至圣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南至马里亚托角(西经81°05′,北纬7°12′),西至威尔士王子角(西经168°05′,北纬65°37′),北至布西亚半岛的穆奇森角(西经94°26′,北纬71°59′)。北美洲除涵盖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外,还涵盖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岛。
2.面积
总面积为2422.8万平方千米(涵盖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3.地形分布
大陆海岸线长约6万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东部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峡湾;南半部海岸较平直。半岛总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千米。岛屿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这当中格陵兰岛为世界最大岛。
全洲平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4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58%,平均海拔约为700米。大陆地形的基本特点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
一、我们国内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渐渐减少,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渐渐拉开距离,随着国家最近这些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西部地区人口逐年增多。
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多数情况下比内陆更稠密些,特别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会更大,这些地方商业比较发达,人流量大,气候适宜。
二、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大兴安岭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
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
黑龙江与内蒙古界线
2)祁连山
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与河西过道界线
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界线
青海与甘肃界线
3)贺兰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4)太行山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
山西与河北界线
各自不同的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
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各洲的分界线:
(1)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2)亚洲与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6)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7)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2.世界大洋分界线:
(1)太平洋与北冰洋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2)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通过合恩角的经线即从火地岛沿德雷克海峡西端到查理斯角连线。
(3)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沿马六甲海峡北端、苏门答腊岛西岸、爪哇岛南岸、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南岸,澳大利亚大陆、巴斯海峡、塔斯马尼亚岛,再总体沿146°52‘到南极一线为界。
(4)大西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东经20度)。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以上就是本文世界的气候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初中地理北美洲的地理位置的全部内容,关注中宇考试网了解更多关于文世界的气候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初中地理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初一的相关信息。
本文链接:https://edu.china-share.com/news/46864.html
发布于:中宇考试网(https://edu.china-share.com)>>> 初一栏目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sdf2223@foxmail.com
初一
世界的气候七年级地理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总结? 1、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大多数情况下变化不大。比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气候与天气的差异: 主要分布...
初一
初一的因式分解定义? 解,初一的因式分解定义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哪些整式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结果有二种,一是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二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七下数学因式分...
初一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试教案怎么写? 您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试教案的写法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一、教案解读 1. 教学内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和了...
初一
去括号变号的运算规则七年级? 括号前面是加号时,去除括号,括号内的算式不变。 括号前面是减号时,去除括号,括号内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如:234-(56+23) 法则的依据实质上是乘...
初一
初中物理物体旋转做功怎么算? 不是衡定的力做功,大多数情况下情况都不是用功的定义式,即W=Fs来计算功的大小。 因为功是能的度量方式,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出现了转化。故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