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路连接规律,初中物理电路基础知识视频

初中物理电路连接规律,初中物理电路基础知识视频

初中物理电路连接规律?

电路连接规律:

1、按照官方要求设计电路图;

2、按照电路图根据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电路元件;

3、假设是并联电路,则先连接干路和这当中一条支路,然后再连接另一条支路;

4、假设电路中有电压表,则先连接好其他元件,最后把电压表跟被测元件并联;

5、假设电路中有滑动变阻器,则采取“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

初中物理电路基础知识?

1、较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部分组成。

  2、用电器:像灯泡这样利用电能工作,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

  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电铃等。

  3、电源: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如发电机,电池等。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开关。

  5、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起导电作用的金属线称为导线。

  6、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7、通路: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这样的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又叫闭合电路)

  8、断路:一个电路假设没有闭合开关,或导线没有连接好,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样的状态的电路叫做断路。(又称开路)

  9、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

  10、电路图:我们经常会用到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器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完全就能够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这样的图就叫做电路图。

  11、电路的连接方法分:串联和并联两种。

  12、电流方向:大家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3、电流用符号I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A)经常会用到单位是:毫安(mA)、微安(μA)。

  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14、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3)被测电流不要过电流表的量程;

  (4)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5、实验室中经常会用到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1)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2)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6、电压(U):电压是为了让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因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有电压不有电流,有电流电路的两端必有电压。

  17、电压U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经常会用到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18、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初三物理电学如何走电路?

初中物理中大多数情况下只涉及到哪些用电器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电路中经常有电流表或电压表,观察电路时,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

(1)电流表看成导线,将电压表看成断路,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路径,观察用电器的连接方法,一直观察到电源的负极; (2)观察电流表与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是测谁的电流; 再观察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是测谁的电压(可以挡住电源,观察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围成一圈)。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方式?

物理电路图分析方式

  

第一,看到电路图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 一定要记住两种电路各自的电流电压的特点 可以将已知的条件标注在图上 还有,多做相关这方面的典型习题,特别是老师的举例,多问考生和老师同一个电路图可能有不一样看法或分析方式的,但结果差不多的物理不可以只靠死记硬背,要多观察,擅长于思考电路图不会刻意和老师多沟通画电路图的方式:先辨别是串联还是并联,若是并联,再找开关控制哪条干路和支路。

  

第一牢牢的记在心里,不能忘了电器符号的代表意义,弄清每个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结合生活中常遇电路,多看、多画、多联系实质上。 碰见电路图时,按:电源+-开关-用电器-电源- 的顺序看 , 注意串联、并联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分压、分流、限流等)。这个还是要多加练习的。

 

 最基本的,先找到电源正极,电流就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导线流。 碰见分叉路时这样看:假设分叉路中有一条是没有任何电器的,只是一条导线,或者唯有电流表,(初中阶段电流表是可以看做没有电阻的,故此,也基本上等同于一根导线),既然如此那,全部的`电流肯定仅仅会走这个叉路,不会走别的地方。 假设分叉路中有一条是有电压表的(初中阶段电压表看做电阻无限大,也就基本上等同于断路),既然如此那,电流肯定不会走这条路。

初中物理电路答题技巧和方法?

1.用“组合法”解题

因为初中物理电学部分,求某待求量时可以选用的公式非常多(初中电学大多数是纯电阻电路)究竟选用哪一个公式直接、合适,针对大多数学生都超级难入手,假设用组合法找到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解答就容易多了。为解题缩短了时间,提升了解题效率。

“组合法”即是按照试题已知的物理量和待求量,进行观察看看能组合成什么公式,找到它们当中的关系,再进行解答。

2.用“表达法”解题

“表达法”也可以叫做“表示已知条件”法,本质性就是“综合法”,但是,时常讲到综合法时,大多数学生当时可以理解,过不短的一个时期又很难排上用场。假设用表达法,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且容易记忆。“表示已知条件”法即是把已知条件中的物理量用公式表示出来,再找待求物理量与已知物理量当中的关系,一步一步跟所求量联系起来,思路是从已知量入手一步一步探究到未知量(列方程)并进行观察、解答。

3.用“电源电压不变法”解题

大多数情况下用于:a、在同一电路(或哪些电源电压相等的不一样电路)中开关的闭合、断开等条件出现变化时,导致的电路的连接方法出现变化,但电源电压不变。b、在同一电路(或哪些电源电压相等的不一样电路)中,电路中连入电阻的阻值出现变化时。c、在同一电路(或哪些电源电压相等的不一样电路)中,变阻器的阻值出现变化,导致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出现变化时。

物理电路答题技巧和方法要分各自不同的题型来分析

一、电路图分析

1.判断在串联或者在并联电路中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的部分问题

解答步骤:

(1)第一要把电压表去除,当电压表不存在,然后再把电流表看成导线;

(2)再看电路图中还有几条电流路径,若只剩下一条路径,则是串联,不然是并联;

(3)从电源正极出发,观察电流表与谁串联,它显示的电流值就是通过谁的电流值;一样原理,再看电压表与谁并联,电压表显示的电压值就是谁的两端电压值。

2.判断电路故障

解答步骤:

(1)假设电流表还有有示数,试题表达电路存在故障,则一定是某处短路;假设电流表已经无示数,试题表达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开路;

(2)假设电压表还有示数,试题显示电路有故障,则可能有两种因素,第一是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开路,第二是与电压表并联以外的部分短路;若电压表无示数。电路有故障,则同样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万能的节点法?

节点法又称为基尔霍夫电流法,它是用来分析电路中各点电势和电流的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将电路中的各节点看做独立的点,通过这些点当中的联系,得出电流和电势的关系,进一步确定电路的各个参数。

节点法有以下步骤:

1. 选取一定程度上的节点数,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在电路中相对较少的节点。

2. 针对每个节点,列出电流守恒方程,即全部进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全部从该节点出发的电流之和。

3. 针对每个节点,列出电势守恒方程,即从该节点出发到每个连接节点的电势差之和等于从该节点到其他节点的电势差之和。

4. 解方程组,得出各节点的电流和电势值。

5. 按照各节点的电流和电势值,计算电路中的各个参数。

节点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析电路的方式,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电路结构。

物理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物理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物理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初中物理电路连接规律,初中物理电路基础知识视频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bbs.china-share.com/news/1765.html

发布于:博宇考试网(https://bbs.china-share.com/)>>> 物理栏目(https://bbs.china-share.com/zhongxue/wuli/index.html)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博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sdf222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初中物理电路连接规律,初中物理电路基础知识视频和物理的相关信息。

物理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