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数学公式,高中数学公式汇总

所有数学公式,高中数学公式汇总

全部数学公式?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另外,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成绩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成绩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成绩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成绩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成绩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数学公式汇总?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

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 S=ch+2s=ch+2πr2

圆 柱 的 体 积 : 圆 柱 的 体 积 等 于 底 面 积 乘 高 。 公 式 :

V=Sh

圆锥的体积= 1/3 底面 × 积高。公式: V=1/3Sh

成绩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成绩相加减,只把分子

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成绩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假设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既然如此那,: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假设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既然如此那,: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假设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既然如此那,: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与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与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与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百分之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百分之100=(售出价÷成本-1)×百分之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质上售价÷原售价×百分之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百分之20)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一个月)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积=底面积×高 V=Sh

1、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y2=-2pxx2=2pyx2=-2py

2、直棱柱侧面积S=c*h

3、斜棱柱侧面积S=c‘*h

4、正棱锥侧面积S=1/2c*h’

5、正棱台侧面积S=1/2(c+c‘)h’

6、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

7、球的表面积S=4pi*r2

8、圆柱侧面积S=c*h=2pi*h

9、圆锥侧面积S=1/2*c*l=pi*r*l

10、扇形面积公式s=1/2*l*r

11、锥体体积公式V=1/3*S*H

12、平方差公式:a2-b2=(a+b)(a-b)。

13、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14、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

15、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16、完全立方和公式:a3+3a2b+3ab2+b3=(a+b)3。

17、完全立方差公式:a3-3a2b+3ab2-b3=(a-b)3。

18、三项完全平方公式:a2+b2+c2+2ab+2bc+2ac=(a+b+c)2。

19、三项立方和公式:a3+b3+c3-3abc=(a+b+c)(a2+b2+c2-ab-bc-ac)。

20、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S = ab

21、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S = a2

2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2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数学二倍公式?

数学二倍角公式有,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sin2a=2sinacosa

cos2a=cos²a-sin²a

tan2a=2tana/(1-tan²a)

等等

数学求和公式表达式?

求和的公式:等差数列为Sn=a1*n+[n*(n-1)*d]/2或Sn=[n*(a1+an)]/2还有等比数列的Sn=a1(1-qn)/(1-q)(q≠1)。

假设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一般用字母q表示(q≠0),等比数列a1≠0。注:q=1时,(an)为常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经常会用到A、P表示。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经常会用到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公式:Sn=(a1+an)n/2;Sn=na1+n(n-1)d/2(d为公差);Sn=An2+Bn;A=d/2,B=a1-(d/2)。文字表示方式: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和=(首项+末项)×项数÷2;差=首项+项数×(项数-1)×公差÷2。

末项:最后一位数。首项:最早的一位数。项数:一共有几位数。和:求一共数的总和。

高数三大公式?

1、欧拉恒等式。

欧拉恒等式也叫做欧拉公式,它是数学里最令人着迷的公式之一,它将数学里最最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的哪些常数联系到了一起:两个超越数: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π,两个单位:虚数单位i和自然数的单位1,还有数学里常见的0。

2、高斯积分。

高斯积分是在可能性论和连续傅里叶变换等的统一化等计算中有广泛的应用。在误差函数的定义中它也产生。虽然误差函数没有初等函数,但是,高斯积分可以通过微积分学的手段剖析解读解答。高斯积分,有的时候,也被称为可能性积分是高斯函数的积分。

3、傅立叶变换。

傅立叶变换,表示能将满足一定条件的某个函数表示成三角函数(正弦和/或余弦函数)或者它们的积分的线性组合。在不一样的研究领域,傅立叶变换具有各种不一样的变体形式,如连续傅立叶变换和离散傅立叶变换。最初傅立叶分析是作为热过程的剖析解读分析的工具被提出的。

罗尔定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柯西中值定理

这当中罗尔定理是最先提出的,拉氏和柯西只是在他的形式上变了一下.

△的公式是什么啊?

数学中的△公式是底x高除以2。

数学△的意思是三角形,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底a,高h,则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S=ah/2。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等于60度,也至少有一个角小于等于60度。直角三角形比较特殊,两个直角边就是底和高。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按照内角和定理。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外角和定理)。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少有两个锐角。

假设是问三角形的公式,那就是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底×高÷2。

假设是问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要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是不是有解,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根的判别式(b的平方-4ac),假设判别式<0则无解。假设判别式>0,则有两个明显不同得解。

看试题怎么问

Δ的公式为:Δ=b²-4ac。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我们一般用希腊字母Δ(读作“德塔”)来表示。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的根有三种情况: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没有实数根。因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当中存在特殊的关系,我们不用解方程,也可以对根的情况做出判别。一元二次方程的大多数情况下形式为ax²+bx+c=0既然如此那,Δ=b²-4ac。若Δ>0,则此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若Δ=0,则此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若Δ<0,则此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扩展资料:根的判别式的推导:因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为:x1,2=(-b±根号下b²-4ac)/2a,故此,当b²-4ac>0时,则此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²-4ac=0,则此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²-4ac<0,则此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数学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数学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数学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所有数学公式,高中数学公式汇总的全部内容,关注中宇考试网了解更多关于文所有数学公式,高中数学公式汇总和数学的相关信息。

本文链接:https://edu.china-share.com/news/14939.html

发布于:中宇考试网(https://edu.china-share.com)>>> 数学栏目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sdf2223@foxmail.com

TAG标签:

   所有数学公式       数学公式汇总       高中数学公式汇总       数学二公式   

数学热门资讯推荐